热点新闻
法学入门导引,师长合力指航向 ――记2018级本科生法学专业宣讲系列活动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8-10-15 点击次数:560

20181012日,浙江大学2018级本科学生专业节在紫金港校区文化广场正式开幕,本次专业节是浙江大学为本科新生近距离了解学习专业而举办的一次贴心活动,全校34个院系参与其中。1012-13日,光华法学院设立了专业咨询点,为所有来咨询法学专业的同学一一答疑解惑。




1013日上午,浙江大学学生法学研究会在文广舞台上表演舞台剧“庭审现场”,带现场的同学们走进法庭,更直观地感受法律的正义庭审的庄严法律人的风采。




928日法学入门系列讲座暨法学专业宣讲会顺利举办后,为了让上一次没有成功参与的同学们有机会深入了解法学,法学院举办了法学入门系列讲座暨法学专业宣讲会第二讲

1013日晚上七点,法学入门系列讲座暨法学专业宣讲会第二讲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一102教室展开。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光华法学院教授、博导夏立安老师,教育教学中心孙晓红老师,本校民商法直博的郑涵彬学长,拟赴美国深造的王朝睿学长作为嘉宾为本科新生奉献了本次精彩的宣讲。

夏立安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他对法理学的理解他向我们首先讲述了他如何从历史学专业转向到法学专业的过程他表示没有绝对的学科概念而社会科学又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向新生们提供了选择法学的思路。他为同学们比较了法学和其他强调数学知识的社会学科的区别,论证了法学的严密思维。然后进入正题,从两个角度介绍了技术法学和法理学的区别:一是“概念是航船,理念是北斗”(柏拉图),即前者是技术法学,后者是理论法学,引用《司法的社会任务》中幼儿园的孩子对待玩具的不同态度,比较了法律和道德、宗教的关系,论证了法律的本质。而法理学就是理念、原则、正义的学问。二是法理学解决了技术法学无法解决的问题,以柏林墙枪击案为例,论证了转型正义中法理学对于疑难问题的作用。最后夏老师强调了批判精神和献身正义对于参与法理学的作用。




郑涵彬学长以里格斯诉帕尔默案为例,向与会者漫谈法理学习。介绍了美国法律背景下四种因素对于判案的影响:强调遵从法律条文的法律实证主义;认为法律是和正义相关联的自然法学派;三权分立下,司法权保持沉默,由立法权决定法律没有规定的情况;美国法院具有一定的能动性。他在分享中充分说明了法学和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的紧密联系新生们推荐了《法理学》《法哲学导论》等辅助学好法理的著作。




王朝睿学长向同学们分享了他关于学习法理学的两个“须”和一个“可能的方向”。第一是学习法理学必须保持讲理的开放心灵,一方面是尽可能使用精确的概念,即掌握概念的结构并警惕相似的概念,另一方面是尽可能照顾逻辑的通顺,以《利维坦》关于国家建立的理论导致废除死刑的逻辑建立为例。第二是学习法理学必须避免脱离时代与人民。第三是提出发掘法学原理,开启中西古今对话之桥梁是一个可以考虑的发展方向。




最后,参加讲座的同学们向老师学长们询问关于法学学习的疑问,学长们一一认真作答。问题中有关于法学选拔面试的,也有关于非法本法硕的,同学们的疑惑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本次专业节以及法学院的宣讲活动对还犹豫不决的新生们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帮助他们在选择专业时做出正确选择,使他们对于法学专业有了初步的认识,可以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坚定地朝着自己选择的方向大步前进。光华法学院衷心地欢迎有志于中国法治建设,有志于促进社会福利的同学们选择法学专业,与我们一起成长!


浙江大学学生法学研究会供稿

文稿/朱傲天

摄影/黄馨颖、谢得平、马金江

审稿/李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