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早上8点,肖燕老师的民法课准时开始了,这是他本学期给18级法律硕士上的最后一节课,也是他执教生涯的最后一课。
这节课里,肖燕老师讲了7个担保法最高院公报的案例,并基于这些案例进行拓展,讲到了民法中的解释,非典型担保以及担保中的单方允诺等知识,临近下课,肖燕老师还抓紧时间简略地多讲了一个,他习惯性地充实课程内容,想尽可能让学生多学一些东西。
11点课程结束后,荣休仪式正式开始。仪式由学院民商法所所长章程主持,学院常务副院长周江洪、副院长郑春燕,民商法所教工支部书记陈旭琴以及陈信勇、韩家勇、王冠玺、张谷、陆青、周淳、石一峰,图书馆馆长何灵巧和博士后程坦等各位老师莅临参加了荣休仪式。
在仪式开始,肖燕老师的弟子门生代表申一珂发言,她说:“肖燕老师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讲课组织讨论,让我获益良多,他从不批评,总是帮助。不仅是学业上,在生活上,肖燕老师也鼓励她要更加勇敢自信去面对人生的未知,专注于自己能力的提升而不是外界的评价。”对学生的教育指引,肖燕老师也从来不是说说而已,而是以身作则,总是以一种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去感染和影响同学。
见证肖老师二十七年教学生涯的陈旭琴老师随后作为同侪代表发言。她说,肖燕老师入职试讲向她借教科书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转眼间就到了他的荣休仪式了,在陈旭琴老师眼中,肖燕老师是个工作认真、作风平实的人,无论是做老师、律师都从未出错,而且热爱生活、热爱家庭,有情调,是各位男同志学习的楷模,陈旭琴老师幽默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阵阵欢笑。
最后,周江洪老师作为学院领导代表讲话。他表示,感谢肖燕老师在民商法所贡献的岁月,从老杭大到浙大,在大学坚守二十七年,带出了无数优秀弟子,也奠定了浙大民商法所的基石。
肖燕老师的学生,如今也成了法学院优秀老师的郑春燕老师,代表民商法所给肖燕老师送上了一份礼物,是由西泠印社提的一幅字,上面写着:春风化雨,绛帐传灯。短短八字,凝结的是一位教师几十年的心血。
肖燕老师说:“你们是我带过的大课学生中最满意的一批,我会永久保留你们的点名册。30年前,我就感觉到法治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历史已经印证了这一点,我现在希望法治建设加快进程,希望有一天,我能听到中国法治建设已经完成的消息,这需要在座同学的共同努力,也希望我们共同见证这个时代的到来。”
从老杭大法律系到浙大法学院直到今天的浙大光华法学院,从西溪之畔到钱江之滨,肖燕老师在这个校园里度过了二十七个寒暑。肖燕老师身上保持着浙大法学人以老带新、代代传承的优良文化传统,历久弥新。他们的学生都成长成才,为浙江乃至全国的法律发展做着贡献;受到他们关怀的青年教师,如今已扛起浙大法学学科发展的大梁。正如章程老师感叹:“我们学科点上,几位从老杭大过来的老师对我们都很好,非常无私地帮我们年轻人很大的忙。”
以老带新,倾心“传帮带”的温暖将继续在光华法学院的师生中传递和蔓延。
文稿:董贞峰
摄影:王巧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