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宗旨
为践行依法治国的中国梦与法律人的使命,创新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机制,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学术氛围,提高法学学子的学术科研能力,学院举办“德恒杯”学生论文大赛。
赛事主办单位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德恒(杭州)律师事务所
参赛对象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在册学生(包括非全日制研究生与LLM和SJD学生)。提交的论文必须为未在正式期刊上公开发表或者未获得校级以上(含)奖励的论文。
四、 大赛主题
论文大赛秉承思想独立、学术自由之精神,砥砺学术、增进交流、选拔优秀。不指定主题,参赛者可自由选择主题,并自拟题目。
五、 赛事流程
报名阶段(2019.7.16—2019.10.15)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与德恒(杭州)律师事务所于2019年7月16日在双方官网官微上发布赛事供稿及报名要求。各参赛选手根据报名要求填写报名信息并将相关材料发送至赛事官方邮箱:zjufxylwds@163.com。
报名截止日期为2019年10月15日。
评审阶段(分为初评和终评)(2019.10.15-2019.11.15)
学院赛事组委会将邀请相关法学领域的各类教授、行业专家、实务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评定出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参赛作品。评审人员阵容尽量涵盖法学理论、实务领域的权威专家和学者,保证该赛事的高端、专业化。
初评结束后,赛事组委会将举行论文报告会,要求在初评中胜出的参赛选手们对自己的论文进行10-15分钟的陈述。每位评审专家再结合初评分数,综合打分,确定最终评审结果。
终评结束后,对获奖名单及作品进行公布。
奖励发放阶段(2019年11.15-2019.12.31)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和德恒(杭州)律师事务所将于2019年11月15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与各获奖选手进行联系,确定赛事奖励发放方式并予以公布。
六、 赛事奖励
论文大赛拟分专业、分学生类型等各评选出以下奖项并颁发相应奖金予以鼓励。奖项 | 奖励名额 | 单项奖金(税前金额) |
一等奖 | 一名 | 5000元/名 |
二等奖 | 二名 | 3000元/名 |
三等奖 | 三名 | 1000元/名 |
优秀奖 | 若干名 | 500元/名 |
大赛后,举行颁奖典礼。由德恒方代表和学院代表共同为获奖选手颁奖。
奖项宁缺毋滥。
七、 参赛方式
报名方式
填写报名表
报名表链接可通过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官网及官微下载或微信公众号“浙江大学法学青年”获取。(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或在“浙江大学法学青年”微信公众号回复“大赛报名”,请注意:每个IP限填一次,请谨慎填写。)与论文一起发至报名邮箱zjufxylwds@163.com。
提交论文方式
参赛论文须为Word文档形式,命名格式为:【学号+作者姓名+文章题目】,发送至邮箱zjufxylwds@163.com,邮件标题为“姓名+专业+参赛论文”。
独著和合作论文均可参赛,鼓励独著论文。独著论文参赛的,每位参赛者只能提交一篇。合作论文参赛的:(1)作者均应为本院在读学生,且需在“作者介绍”部分注明分工和各自实质性贡献;(2)合作者合计不超过三人,且第一作者必须是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的在册学生。(3)参赛者至多只能参与一篇合作论文。
参赛论文应当符合以下格式要求:
(1)论文书写语言为中文或者英文;
(2)行文顺序按照“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作者介绍”排列。作者介绍包括姓名、年纪、专业、移动电话、电子邮箱(属于合作论文,需注明各自实质性贡献);
(3)页面采用默认页边距;摘要、关键词、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单倍行距;脚注采用五号宋体、行距最小值12磅;
(4)脚注编码采用自动生成、全文连续编号,其他注释体例参照《中国法学》或《法学研究》的现行注释体例;
(5)正文字数不少于6000字,一般不超过15000字(含注释,不含摘要);
(6)在各级刊物公开发表的论文、已获校级及以上奖励的论文,不在参赛范围之列。
(7)参赛论文应当符合国家著作权法有关规定和公认的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由作者自行完成。大赛组委会将对参赛作品进行不端检测(论文复制百分比不超过10%)。如发现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将取消参赛资格,还将严格按照教育部和学校、学院相关规定处理,包括给予处分、取消有关奖项评选资格等。
截止日期为2019年10月15日。
八、 赛事其他事宜
本次大赛的最终获奖名单及其他相关事宜将陆续在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和德恒(杭州)律师事务所双方官网官微上发布。请各位参赛选手务必关注官方网站及公众号,及时接收本次大赛的相关信息。
如对本次大赛有任何疑问的,敬请来信来电咨询。
咨询邮箱:zjufxylwds@163.com
大赛组委会对本次活动享有最终解释权。
“德恒杯”学生论文大赛组委会
二零一九年七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