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学弟学妹大家好,我是服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的2019届西部计划志愿者丁伟伦,来自江苏省丹阳市,就读于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本是后山人,偶作前堂客,醉舞金戈半卷书,坐井说天阔。白驹过隙,已来南疆百日,甚幸之至,能作为兵团志愿者代表将在一师阿拉尔市服务期间所见,所听,所闻,所思与诸君分享。
第一师阿拉尔市
第一师阿拉尔市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但它却有着非常厚重的红色基因。
2002年9月,国务院批复设立自治区直辖县级阿拉尔市。2004年1月19日,市人民政府挂牌成立。2012年4月,师机关工作重心从阿克苏市转移到阿拉尔市,开始系统的城市开发建设。但是,一师光荣历史却源远流长。
(一)她是唯一经历“三次长征”的光荣之师
第一次长征:第一师阿拉尔市的前身是井冈山革命时期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1934年7月,中央命令红六军团作为长征先遣队,提前2个月出发,一路上斩关夺隘、追奔逐北,历经二万五千里到达陕北。1937年8月,整编为359旅。
第二次长征:1944年11月,359旅一部分主力部队在王震将军率领下组建南下支队,告别延安,南下广东建立根据地,至1946年9月返回延安,历时1年9个月零29天,行程两万七千里,作战300余次,胜利完成了党中央赋予的南征北战任务,被毛主席称为我党历史上“二次长征”。
第三次长征: 1949年10月,三五九旅的传承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二军,西出阳关、进军新疆、解放大西北,历经大小战役30余次,牺牲5272名战士,完成了“第三次长征”。
(二)她是一支让南泥湾变成“江南”的光荣之师
78年前,1941年6月,一曲“南泥湾”唱响了大江南北,359旅是模范家喻户晓。“一把锄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中央”,南泥湾精神是军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代名词。359旅今何在?就在一师阿拉尔市,就扎根在天山南北、流淌在兵团人的血脉里。
(三)她是一支开创新中国屯垦戍边伟业的光荣之师
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1953年6月步兵第五师在阿克苏就地整编为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一师, 1954年毛主席发布命令:“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至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同年10月,农一师划归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制,1957年9月进驻阿拉尔屯垦戍边。
1957年的阿拉尔自然环境恶劣、生产物质匮乏、生活条件艰苦,一代代三五九旅传人发扬359旅精神和南泥湾精神,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志,扎根边疆、战天斗地,屯垦戍边、建设家园,创造了“人进沙退”、“人造绿洲” 的人间奇迹,在沙漠边陲建造了一座美丽的军垦城市,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王震将军的“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是这支光荣劲旅从革命战争到维稳戍边的辉煌写照。
第一师阿拉尔市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具有划时代、标志性、里程碑意义的中发3号文和中办发74号文,特别是兵团向南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打造阿拉尔市南疆兵团中心城市”的战略,从国家层面谋划推动阿拉尔发展,给阿拉尔市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浙江省对口支援、兵团党委向南办驻扎南疆、塔里木大学等高等院校支撑、北疆师代管帮扶、兵地周身一体化、“师市合一”的体制,在这六台发动机的推动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阿拉尔打造精细石油化工城、纺织服装产业城、绿色食品加工城、大学科技转化城、旅游休闲养老城的目标指日可待。
第一师阿拉尔市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正期待有志青年的添砖加瓦
追溯屯垦史,第一师阿拉尔市的发展离不开三波人,一是要感谢1949年解放新疆并就地转业开始屯垦戍边的解放军三五九旅先辈等兵一代;二是要感谢“八千湘女”、“上海十万知青”等一批批支援新疆的有识青年等兵二代;三是要感谢将包括在座诸君中在内的为党中央新时代治疆方略和社会稳定、长治久安总目标奋斗的有志青年如援疆干部、西部计划志愿者等兵三代。
来这里的初心
学校一直有研究生支教团这一支援西部的传承,很荣幸与他们相识,便有了到祖国西部做志愿服务的想法。初心有三:
一是响应祖国到西部去到基层去的号召,因为花一年时间不长,做一件自己觉得很有意义的事情,无怨无悔;
二是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好奇,以前都没怎么接触过,听到的也少,以为跟部队参军一样,所以想亲身了解一下,因而选择了兵团;
三是对未来职业规划还未完全坚定信心,想多体验一下,选择到自己合适的方向,为日后正式工作做好准备。
来这里的所见所闻
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经三个多月,看了些事,做了些事,想了些事。
工作方面,我服务于兵团第一师党委办公室,日常工作主要有几大块,办文办事办会接待。负责师长的部分讲话稿的起草,师市行政常务会的筹办,师市重要客人的接待工作,以及领导交代的其他事情。学到了很多东西,见到了许多未曾有过的经历,见到了许多以前只在电视上出现的人。
生活方面,服务单位会为志愿者提供住宿,不同的服务单位会有稍微的差距,但是硬件设施配备要求是一样的。大概率因为我在师机关总部,环境总体来说还不错,住的是师部小区,里有食堂(基本没怎么吃过,大部分时间吃加班餐)。气候比较干燥,但现状已经适应了,遇到过三次沙尘暴,现在也习以为常了,就当下了场雨。这个城市只有10万人左右,类似内地的小镇,该有的设施都有,就是物价比较高(不过志愿者生活补贴足够了)。就目前来看,已经完全适应了,工作、生活、环境,都觉得很不错。
来这里的感想
对于西部计划志愿者,师市张开她的臂膀热烈欢迎五湖四海的有识之士到来,师市为将到来的英才们准备好了优质的生活环境、高于当地公务员工资水平的生活补助、师市团委也会竭尽所能在大家服务过程中为大家保驾护航。至此我分享三点感想:
一是西部计划志愿者是团中央、中青联全力推进的一项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们最需要的地方去艰苦奋斗的大战略。对于每位志愿者而言,应当守好自己的初心,去基层锻炼不是享受的,不应当将北上深杭的优质生活与西部对比,一味索求而不付出。我一直生活在广州、杭州等城市,但在我看来,我在一师服务的生活环境我个人十分满意。
二是一师是三五九旅的传承地,“忠诚、担当、争先”的三五九旅精神是我们新一师人、新时代下青年人一生都应当树立的信念。对于大四临近毕业的这个阶段,大家都面临着自己人生的选择期,考研、考公、企业就业,条条大路通罗马,行行可出状元郎。习大大曾说过要将个人理想奋斗融入祖国建设当中,就我个人而言,在象牙塔里培养的日子,对怎么将个人理想融入祖国建设属于盲区。因此做过各种尝试,给地产大佬当过董秘、在学校有过各种商业实践活动,温饱方面早已解决,但感觉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怀着满腔赤子心,选择西部计划志愿者,即作为一个过渡平台,更是一个让自己明白自己适合什么,想要什么的一个机会。在一师志愿服务期间,我负责师长部分讲话稿的起草、师市行政常务会等重要会议的筹办、参与接待过中央第六巡回督导组欧阳淞同志、浙江省委副书记郑珊洁同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孙金荣政委、姚新民副司令、外交部青年考察团等师市要客的接待。在志愿服务中,我切身感受到自己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强化了能力。也为今后的生活,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吧。
三是好儿女志在四方,个人建议,若能花上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让自己终身难忘的事,同时在未来又能享受到团中央给予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各项支持政策,并且在迷茫时期给你提前提供一个体验社会、学习实践、提高自我的平台,从我个人认为不失为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
这边的生活环境及设施无法于发达地区相比,因此不应该像部分志愿者一样,干活不行,对其他方面挑三拣四,来这要有一定的思想准备,是来吃苦而并非享受(即使环境并没那么艰苦)。
西部计划志愿者并非适合每一个人,大家要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因为工作会挺忙的,留给自己的时间不一定能很多,建议是在自己职业规划中有一年的时间可以富余出来给自己做这件事的同学。
既然是带着情怀的选择了远方,那就在岗位上好好尽自己一份力,创造出属于求是人应有的价值,因为志愿者所做的工作,就是实际工作,与正式公务员并无两样,对于刚入社会的大学生可以做为一个平台,看看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也可以学习到很多在学校书本上学习不到的实用型知识。
若想来,所需要的流程
根据往年经验,到每年5月8号左右,中青联会发布招募公报,西部计划志愿者开始报名,大约在5月底截至,而后经学院、学校团委审核,报到浙江省项目办审核选拔,之后在6月中下旬左右公布体检名单进行最后体检。至此都通过后,浙江省项目办会组织大家一同前往服务单位。
2019年浙江大学西部计划志愿者拢共5名,来自不同的学院,分别去了四川、西藏、陕西、兵团。而且大部分会分到服务地的重要部门,尤其是写材料多的部门,如两办、组织部、宣传部等。各地的生活水平和补贴收入也是有一定的差别,比如我们这,喀什地区,和田地区生活补贴会高一点,因为生活环境相较其他地方会差一点。至于流程,及时关注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官网,志愿服务地,这个也是大家结合自身情况,自己选择。后附一份去年的公告,会有详细的政策解读,以便小伙伴们了解。
光华法学院 17级法硕 丁伟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