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学科交叉、赋能司法”学术研讨会顺利举办
发布者:宋芷薇  发布日期:2019-12-17 点击次数:172

 20191214日,由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阿里巴巴达摩院、教育部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学科交叉、赋能司法”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之江校区小礼堂顺利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各界学者和专家,共话新一代人工智能时代的智能司法,推动技术赋能助推把制度优势转变为治理效能的发展变革。

本次会议分为两个单元,由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院长赵骏教授主持。在第一单元的报告中,杭州互联网法院杜前院长就人工智能与现代司法的融合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杜院长的报告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人工智能与智慧法院”,主要介绍了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技术、机器人技术和语音识别技术等技术手段在全国法院中的应用。第二部分为“人工智能与杭州互联网法院建设”,主要介绍了兼具自主主持庭审和分析判断功能的“AI智能法官助理”和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司法领域的的智能合约技术。第三部分讨论了“人工智能与司法融合的进路”,杜院长认为未来应当加强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完善人工智能系统的评估,同时要从根本上积极推动立法和修法。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吴飞教授作“从关联挖掘到因果推理”的主题报告。吴飞教授首先介绍了以“可计算思想”产生为基础的人工智能的诞生历程,包括因果推理的相关理论及其与大数据的关联。此外,吴教授还介绍了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目前在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所做的实践工作,包括与邵逸夫医院合作的通过大数据分析不同类型角膜病的原因以及浙江大学、阿里达摩院、浙江省高院共同合作的智能司法。最后吴教授提出对“智能司法”的展望,即将法官知道的知识融入到算法领域中。

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沈路峰主任围绕“移动微法院运行的实践与思考”这一主题展开阐述。沈主任首先通过一个视频介绍了移动微法院目前的应用情况,并介绍了移动微法院在缓解跑累、缓解问累、增进理解信任、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等方面的诸多成效。第二部分沈主任介绍了移动微法院的规则需求,提出了目前在规则上待解决的问题:是否赋予诉讼参与人程序选择权、身份认证和身份确认规则的设定以及立案环节、送达环节、证据交换环节、调解环节的问题等。最后,沈主任为大家介绍了移动微法院在未来的发展规划。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李永明教授作题为“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的主体报告。李永明教授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本身引发的知识产权问题,包括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保护问题、专利法中的可专利性问题;其次,介绍了人工智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应用,包括版权价值评估技术以及数字版权侵权的监测服务;以及,人工智能与其他技术综合应用于全链路数字版权保护的研究,即区块链、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与人工智能综合应用于数字版权登记确权、授权交易、监测维权等全链路的保护过程构建以法治为基础的数字版权新技术、新联盟、新业态。最后李教授分析了人工智能在应用过程中,法律与技术的关系,提出法律和技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短暂的休息过后,会议进入第二单元。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肖俊教授分享了“基于知识计算的人工智能律师实践与探索”。首先,肖俊教授介绍了人工智能律师的产学研合作,人工智能律师的核心功能是基于案例知识计算的交互式深度搜索。随后,肖教授通过视频演示展示了人工智能律师系统的应用实例。最后,肖俊教授讲述了部分问题和相关思考,包括通用知识图谱和行业知识图谱的区分、知识图谱和事理图谱的不同应用。

阿里巴巴达摩院资深算法专家张琼博士作题为“AI赋能新时代法务”的报告。首先,张琼博士介绍了智能审判的全流程以及智能审判服务中的核心技术等内容。随后,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合同审查方面的应用,包括形式合规及条款完善、内容合法及履行风险。此外,张博士还介绍了能够实现实体抽取并对文本按照内容类型进行分类、生成和问答的NLP自学习平台和目前可用于司法领域的知识图谱协作平台。最后张琼博士讲了几点规划和展望,包括智能合同、司法推理、智能对话和AI律师。

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魏斌老师进行了“司法人工智能机器技术谱系”主题发言。魏斌老师将司法人工智能分为两类来介绍其技术谱系。符号主义司法人工智能主要通过基于规则、案例的推理技术、计算论辩模型等技术解决法律推理、法律论证、法律对话等问题。连接主义司法人工智能所解决的问题包括庭审语音转录、法律文书生成与纠错、类案推送等,所应用的技术包括司法大数据技术,语音、图像和视频技术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司法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形态包括智慧审判、智慧诉讼服务、智慧执行、智慧管理等。最后魏老师分析了司法人工智能的未来——走向混合的司法人工智能。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况琨博士进行了“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中的应用”主题发言。首先,况琨博士介绍了人工智能应用于司法领域的必要性以及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的用武之地。随后介绍了通过输入原告诉请、本院查明、判案逻辑图来生成裁判文书的智能审判系统的模型框架,以及为庭审笔录提取摘要、为每个句子生成争议焦点、基于争议焦点检索相应句子的庭审辅助系统的模型框架等。

交流讨论阶段,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洪学军主任、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李国毫副处长、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院长郑春燕教授、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汤斯亮教授、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王凌皞副教授分享了自己对于本次研讨会主题的认识以及此次参会的感受。最后,本次学术研讨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稿:章琳敏

审稿:王巧灵

摄影:刘鲁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