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距离浙江大学网上开课还有10天,光华法学院2018级海洋法方向的博士生宁宇,接到了来自美国纽约的讯息:
“宁宇同学,你是否可以协助我上课呢?”
发件人是张克宁教授,联合国资深海洋法专家,联合国海底管理局唯一的华人代表,也是浙江大学客座教授。张教授本学期计划开设《海洋经济法制专题》课程,但由于疫情的影响,所有课程都改为了线上讲授,张教授本人也无法来到中国,只能在跨越13个时区的纽约,为同学们直播授课。为保障网上教学顺利开课,学院为每位授课教师选聘了技术助教,宁宇便是技术助教的其中一员。
收到这位仰慕已久的学界大咖的请托,宁宇欣喜地回复:
“好的,非常荣幸。”
紧急集合:全方位保障“停课不停学”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为确保同学们的健康平安,浙江大学决定2019-2020春夏学期实行“按期开课、延期返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方案。光华法学院迅速响应,制定《疫情防控期间教育教学工作方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全力推进网上教学,努力做到“停课不停教、不停学”。
然而,要在短短20天内,安排好42个本科生课程教学班和49个研究生课程教学班的教学、听课等等事宜,时间紧、任务重。自2月5日至2月22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每位老师甚至每位同学的问题得到落实解决,学院为授课老师配备研究生助教37人。像宁宇一样收到短信的同学还有很多,尹志成也收到了牟绿叶老师的请托,章银佳在学院教育教学中心李冬雪老师的邀请下,成为了李华、聂原老师的助教,叶小舟虽然春季课程多,但也推掉了许多个人事务,担任了夏立安、金承东老师的技术助教。
邓环宇作为陈信勇老师的技术助教,在2月14日那天和大家一起加入了浙江大学“技术助教群”,虽然是最熟悉电子设备的“90后”新青年,但她对“钉钉”、“浙大钉”等软件的了解是一片空白,当时她也不知道线上助教应该做什么。“在学校组织的助教直播培训之后,大家在群里积极反馈着使用的问题,短短几天里,我们迅速感受到‘网上浙大’即将迈入我们家门。”邓环宇同学说。
不断摸索: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技术助教们在收到学院和任课老师的邀请后,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他们在进入“技术助教群”之后就开始了一系列的工作:接受培训,联系老师、同学,了解他们的需求,即时反馈各种技术问题;核对教务网、学在浙大、钉钉群里的同学名单是否同步,确保选课的同学都在群里;向学院教育教学中心汇总师生授课效果……
光华法学院春学期开课的专兼职教师有47位,另有多位校外实务导师开课,年龄跨度从二十几岁到七十多岁,有几位老师在境外跨时差直播授课,更有被阻隔在湖北的教师克服多重困难精心备课上课。面对线上开课这种全新的网上教学模式,授课老师们遇到各式各样的技术“难题”,技术助教们通过线上交流、远程指导等方式不断摸索、克服困难,努力确保每一堂课程的顺利开课。
宁宇的工作相对于一般助教更为繁琐,张教授对这些电子设备如何操作比较陌生,国外的苹果系统和国内软件不兼容,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为了让老师顺利安装使用软件,宁宇用word写了两份攻略,每一步都详细列了出来。对于老师使用的苹果电脑的软件和很多同学的系统不兼容的问题,宁宇同学摸索许久,找到了办法,她先将PPT和视频、电子书等在迅雷影音和迅雷浏览器上下载,然后再帮老师上传到学在浙大的平台。让宁宇感受到挑战的,还有13个小时的时差。国内国外基本上是日夜颠倒的:“晚上10点到凌晨1点,早上9点到11点左右的时间是比较忙的,下午就基本是查收邮件和上传课件。”除此之外,宁宇还是一位一岁宝宝的妈妈。说到这里,她非常感谢家人对她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对家庭事务的分担。
章银佳同学在担任技术助教的过程中被这群“认真而努力”的人所感动:“翁老师培训时的耳提面命,学校技术大群里每天各式各样状况百出的问题反馈,教务老师日日夜夜的数据统计、协调、名单核对……”所有人都在绞尽脑汁要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学,因此每一节的网课,都让她倍感珍惜和感恩。
在技术助教们的协助下,开课教师们也在抓紧时间为线上教学做好心理准备、资料准备和技术准备,每天微信群里都在热切交流。他们摸索试用钉钉平台,认真研究培训的网上教学方式,根据授课内容和方式的不同侧重,试用直播或者视频会议、录播等多样形式,并积极在学院网上教学钉钉群开展备课分享交流及应急预案规划。
2月17日,在网上教学的教师端各环节准备充分后,学院专门面向全体学生发布《光华法学院关于2019-2020学年春夏学期课程实施网上教学的温馨提醒》,专项指导网上教学阶段学生的各项准备工作及预案。
所有人都在和时间赛跑,所有人都在努力着!
静待花开:网上教学顺利开课
线上授课是一次创新,周江洪老师、陆青老师的合同法课程,则是利用这次创新再进行的新尝试:“两位授课老师会尝试联合授课,这是利用线上平台做出的全新尝试,为此他们为了协调授课内容和方式,做了大量准备,甚至做了两套PPT,一套详细版的,一套简化版的。”助教郑同学对这种新的授课模式十分期待。另一位助教张同学则风趣地赞美:“陆老师、周老师事先都试了很多次,我们院长可真是技术控,钉钉操作十分顺畅哦!”
助教丁俊雄同学见证了吴勇敏老师从“直播小白”到“吴主播”的转变,“吴勇敏老师真的非常努力的适应学习线上直播模式,一开始时要和吴老师电话远程指导每一个步骤,但到第二周上课时我还没提醒老师,老师就已经做好了万全工作,成为了大家喜爱的吴主播。”
金承东、夏立安老师的助教叶小舟则感受到了这两位老师的严格要求。夏立安老师对课堂质量要求比较高,金承东老师因看到微信上一篇记清华大学老师上网课碰到的种种问题,也对自己上课有些不安,在前期筹备的过程中,叶小舟与两位老师进行了多次沟通和测试。“很多人说老师从事网上教学‘难如二次就业’”,但两位老师在此过程中,付出了许多努力,克服了遇到的困难,虽有忧虑但没有停止学习和摸索,非常迅速地掌握了一些操作技巧,他们让我非常钦佩!”同时,叶小舟也向同学们发出倡议:“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是靠老师单方的努力,作为学生也要尊重老师的努力成果,希望同学们线上积极互动,即时反馈,给老师们更多的鼓励和信心。”
宁宇被张克宁教授的认真勤勉所感动:“老师非常认真负责,第一讲的PPT就有1.2G,另外还有一些视频、电子书和42个规章,都要一一下载查看和上传。我们在国内,对一些国际网站不是很容易操作,老师则通过在国际海底管理局的工作,从亲身经验告诉我怎样利用好国际上的一些网站,让我受益匪浅。”
助教们在协助老师的同时,深深地感动于老师们的努力:聂原老师在给全校上的通识课西方法律文化史上用随机点名、课堂小测等小程序保持和学生的互动,还让助教一一联系了因技术漏洞不能进学习群的同学;李华老师为了防止直播故障,提前准备了作为“plan B”的慕课;王海波老师为了研究上好网课在家中开过多次钉钉“家庭会议”,总能提前发现问题并讨论解决方案;陈旭琴老师是参加培训+回放学习并用,自学网课技术并灵活运用;还有一听到要“做主播”就去买了一套全新硬件设备的应坚老师……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背后凝结着一群人的默默付出。
学院的老师们,在我们都拥有超长假期时,她们的寒假却并不那么长。防疫战“打响”,她们就开始了师生相关服务的统筹工作和教学准备工作,大事小情,面面俱到,从制定工作方针,到任务部署,到技术测试,到正式线上授课,每一件事情里,都有她们的影子。而面对采访时,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郑春燕老师只说:“值得赞美的还是助教同学们和认真上课的老师们,做好协调服务是教育教学中心的本职工作。”
在众人的合力下,在网络的世界里,师生又汇聚在了同一个讲堂,陈信勇老师在《社会保障法》课程开始之前,在钉钉群里与同学们分享了之江的一隅春色:“此时节白玉兰当值,还与往年一样绚烂。”
无论前期经过了怎样的忙碌,遇到了怎样难处理的问题,有过怎样焦急不安的心情,2月24日,“浙大钉”上出现了之江的早春风光,光华法学院如期“网上开学”了。
附技术助教名单,感谢助教们的辛勤付出!
(姓氏首字母排序)
白睿博 | 陈安然 | 程择怡 | 邓环宇 |
丁俊雄 | 顾天杰 | 何剑波 | 胡 萌 |
黄 鑫 | 金迪非 | 李沛雨 | 李 毅 |
宁 宇 | 欧阳浩 | 盛 浙 | 施 懿 |
唐俊麒 | 王啸森 | 王友健 | 王子澍 |
吴芷兰 | 项白雪 | 肖 瑶 | 肖子容 |
许晓连 | 杨佳凝 | 叶小舟 | 尹志成 |
张晓梅 | 张永奇 | 章琳敏 | 章诗迪 |
章银佳 | 赵音泽 | 郑涵彬 | 周 蕾 |
朱心懿 |
文/董贞峰 宋芷薇
编辑/毛瑞松 宋芷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