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求职频道|"律师成长阶梯” ——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线上招聘宣讲会
发布者:宋芷薇  发布日期:2020-03-28 点击次数:283


2020327日下午2点,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辅导员直播间进行了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2020线上招聘宣讲会,主题是“律师成长阶梯”。本次宣讲会由光华法学院与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合作举办,为希望从事律师职业的同学们分享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律师以及律师的职业规划的问题。此次讲座的嘉宾是郑晓东律师,郑晓东律师不仅是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杭州分所的执行主任,也是浙大的校友。

郑律师的主题分享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为什么选择律师

郑晓东律师将即将毕业的法学生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动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另一种是由于专业受限或者选择受限而只能被动选择。郑律师详细地为大家分享了自己毕业时做选择的心路历程,为大家总结出的重点是必须结合自己的个性和喜好来模拟自己选择每一条路径后将面临的生活环境和节奏。

第二部分 优秀律师基本素质

郑晓东律师认为优秀的律师主要有以下几个特质,包括品德与理念、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思维能力(主要指方法论和法律的逻辑思维)、执行率与效率、沟通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市场能力。除此之外,律师的知识范围的广度也非常重要,在走入社会之后也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变化。

站在一位高级合伙人的角度,郑晓东律师更加强调的是在基础的硬实力之上的软实力,分为事业心、专注力、勤奋度、坚韧性以及忠诚度五个方面。以事业心为基础,只有将律师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才能在与自己硬实力相近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因为只有对律师生涯的热爱才能使人持续地专注和努力,才能一如既往坚守自己的岗位。

第三部分 如何成为律界大咖

郑晓东律师先分享了金诚同达的几位大咖,包括全国人大代表方燕律师、全国政协委员刘红宇律师等,他们有的为公共事业作出了贡献(社会型),有的专注于自己的领域不断深挖(专家型)。之后,郑晓东律师仔细地解析了律师的整个生涯中每个阶段需要锻炼的技能和专注发展的能力,如项目管理、团队管理和客户管理的能力。

第四部分 年轻律师执业规划

对于年轻律师,郑律师给出的建议是要结合自我定位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不断地努力和进修。每位年轻律师都要明确自己的地域选择、律所性质的选择(综合大所、精品强所、普通小所)以及专业的选择。

第五部分 有关金诚同达

郑晓东律师介绍了金诚同达的各方面情况,并真诚希望同学们可以在未来加入金诚同达,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创立于1992年,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深圳、合肥、杭州、南京、成都、西安、沈阳、济南设有分所,并在日本东京设立了办事处。在诸多业务领域,金诚同达都已成为行业里的领头军,金诚同达的客户包括政府部门、大型跨国公司、中央企业、私募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制造商、IT公司、高新技术产业、传媒娱乐业等。

多年来,金诚同达秉承“守信金诚,励志同达”的理念和“同心合力,事业腾达”的目标,倡导“法理精神、一品服务”和“服务创造价值”,以其在中国各类的法律事务中的每个领域内能够提供客户化的、综合战略性的和专业性的法律咨询服务而赢得客户的赞誉。

互动环节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方面的疑惑,郑律师也一一作了解答。

Q&A

Q1:招聘实习生,除了软实力和基本素质以外,还有哪些资质上的要求?

A1:关注的更多是综合素质,没有绝对的技能要求,主要看应聘的岗位。

Q2:律所是否会青睐兼有国内外名校就读背景的毕业生?实习生招聘是否只针对应届生呢?

A2:会有一定青睐度,但关键点在于英语口语的流利程度以及对不同文化的融合度。实习生招聘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是只针对应届生的。

Q3:一流律所在招聘时是否存在对非法本法硕的排斥?

A3:并不会排斥,如果将来想做专家型律师,必须对别的领域有非常深入的研究。

Q4:如何考虑非诉和诉讼方向的选择?

A4:更建议大家在初入律师行业时多做尝试,诉讼的对抗性和临场应变能力更强,主要是结合自己的个性。

Q5:如何看待硕士毕业后选择和自己所学专业不同的工作领域?比如在时间成本、收益等方面,是否需要慎重考虑?

A5:大所招聘时主要关注的是应聘者的综合知识,看中的更多是思辨能力和推理能力,并不用太拘泥于专业。但是前提是要郑重的规划自己的整体职业生涯,不要过于关注刚入职的薪金问题,不要过于以利益为导向。

Q6:贵所每年招聘应届生的人数大概是多少?

A6:全国来说每年50-100人,但是每个办公室会不一样。

Q7:贵所每年有无固定的招聘时间和实习考察期,多久可以转正?

A7:实习每年有固定的转正率,实习期在3-6个月。

宣讲会的最后,郑律师给出自己的联系方式,并鼓励大家积极地向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投递简历。相信郑律师的主题分享能够加深同学们对律师行业的理性认识,也帮助同学们更主动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更正:海报中的简历投递邮箱应为hangzhou@jctd.com

撰稿/徐圆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