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
发布者:叶兰云  发布日期:2020-06-03 点击次数:207

528日两会通过了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决议。5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切实实施民法典”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各级党和国家机关要带头宣传、推进、保障民法典实施,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62日中午学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专题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学习两会精神暨民法典解读。常务副院长周江洪教授作“中国民法典中的中国元素”专题报告。学院党政班子成员、机关支部成员、机关管理人员参加了学习。

报告围绕两方面主要内容展开,第一部分内容主要是民法典编纂的沿革,回顾和梳理了从1954年参考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法典开始,到2020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近70年时间里,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终于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

第二部分着重讲述了民法典中的中国元素。首先,中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民事法律规范体系的再编,既尊重了历史的延续性,又反映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近三分之二的内容得以保留或进行非实质性的修改就是延续性的最好体现,而在近10%的新增规定中,比如基因编辑、个人信息、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法律问题则反映了时代性,真正可以称之为“21世纪的民法典”。其次,中国民法典坚持了中国自己的立法理念,尤其是体现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绿色发展理念等融入民法具体制度的立法理念之中。比如在侵权责任编中将“环境污染”修改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就是植入绿色发展理念的体现。第三,中国民法典回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从法律意义上来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就是对权利的需求。法典中确立的“居住权”等就是充分保障了人民群众在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方面的权益。此外,中国民法典也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法律制度,优化了营商环境。该法典不仅是对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确认,也为未来的改革提供了法治基础和道德力量,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同时也为世界民法典体例结构的探索提供了新的样本。

最后,在座教师就相关学习问题展开交流。本次学习同时又作为机关党支部学习和学院机关培训。





(撰稿:叶兰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