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月轮山峦读书会丨民商法研究所:究疑畅言的聚会
发布者:宋芷薇  发布日期:2020-06-12 点击次数:175


晚间聚会,温馨愉悦

每周一或周四晚,大概是每个参与读书会的同学都极为期待的时光。

民商法研究所的读书交流会有专门的微信交流群,其中有老师和同学大约120人。每次读书会前,会确定好参与线下交流的同学,一般在30人左右。参与的同学会被分配到对应的法律条文,并被要求先经过独立的研究和思考,针对这些条文提出自己的看法和问题。到了举办读书会的晚上,同学们相聚在之江校区五号楼的会议室里,就自己研究的法条分享独立思考后的成果,同学们彼此之间相互交流、热烈讨论,与会的老师们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点评。

这是一个思考、讨论、分享、提高的过程。参与读书会讨论的同学们,通过逐一梳理法律条文的细节知识点获得了知识层面的收获,通过与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观点研讨和争论获得了极大的思维拓展,不仅锻炼了从多个维度解读法条的思维方式,学习到了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开启了学习民法的新视角。

学术层面的收获之余,同学们也感受到了民商法研究所老师们的治学严谨和融洽氛围。“整个民商法所给人一种十分温馨的感觉”,一位参与读书会的同学评价道,“陆青老师作为民商法所读书会的组织人,工作比较繁忙,常常赶不上饭点,便会在读书会的微信交流群里问问其他老师是否需要帮忙外带盒饭”。老师们之间的友好氛围也反过来带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同学们能够放下“心理包袱”,更轻松地向老师们求学问道,请老师们指点迷津。


读书会友,博观而约取

民商法研究所读书会最初的原型,可以追溯到2017年。那年陆青老师门下招收了第一届学生,由于那时的学生有不少是非法本的同学,陆老师觉得打基础非常重要,便组织起了一起研读民法总论的读书会。

第二年,陆老师将重心放在了对师门论文的培训上。那时候的陆老师正在写一篇关于离婚协议的文章,于是他便从如何进行案例梳理、学说整理到观点探讨开始讲起,通过对自己论文的写作方法进行展示,引导同学们进行论文写作。

第三年的读书会,开始展开民法典的研读,读书会的规模也逐渐扩大,周江洪老师、陈信勇老师、张谷老师、章程老师等民商法所的老师们都在陆续开展民法典条文的探讨。陆老师认为法学生要重视法条,编纂民法典是个大事,跟进民法典修订的进程可以学到很多,于是便在五号楼开读书会,陆陆续续地很多同学都来参加,所以规模越来越壮大,参与读书会也越来越成为同学们心中必不可少的学习环节。

由冬至夏,坚持了四年的读书会,队伍逐渐壮大,有更多民商法所的老师们和各个专业的同学们参与进来,给读书会增添了不同的声音。每周一次的聚会,不变的是究疑畅言的初心,不变的是老师同学们求真辨实的热情和探索精神。即使老师们平常自己的上课任务、科研任务都非常繁重,但都还在坚持为同学们组织读书会,也让同学们更加珍惜这样的交流机会。



撰稿:闻时敏

审核:祝芷卉、宋芷薇


学科介绍: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重点发展民商法学科,成立浙江大学民商法研究所。民商法学入选浙江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学科名单。设有民商法学博士点。现设有三个三级学科方向,即民法学、商法学和社会法学。

民商法学科团队已形成明显的学术优势,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合理,并充满朝气和活力,在国内高等院校中处于前列。学科大多数成员拥有海外留学背景并具有博士学位,拥有良好的国际视野。民商法学学科实力相对突出。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权威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并获得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浙江省哲社优秀成果奖多次。

民商法学科学术活动频繁。民商法学术沙龙系列活动、法学前沿活动相互配合,有力地促进了民商法研究所及其学科学术声誉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