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国际法中“文明标准”的起源、流变与现代性反思——记国际法沙龙2020年第6期
发布者:曹燕飞 发布日期:2020-06-22 点击次数:418
国际法沙龙2020年第6期于6月17日下午13:30如期举行。本次沙龙内容聚焦于国际法中的“文明标准”概念,主讲人是来自华东政法大学的副教授韩逸畴老师。韩老师从事国际经济法和国际公法基础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入选2015年“中国法学高产作者”,2017年在外交部条法司交流学习,主持国家级课题一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本次讲座由马光老师主持,来自学院内外的六十余位师生通过钉钉直播参与了本次沙龙。
韩老师从问题的提出、“文明标准”概念的起源与流变、从国际法上界定“文明标准”的困难与原因、“文明观”与近代国际法普遍性与平等性的神话、国际法中的“文明观”的现代性反思五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
韩老师认为,西方通过文明冲突论,企图通过“基于共同价值的区域贸易联盟”性质的制度安排将中国排除在外,韩老师由此引出了“文明标准”的定义问题。韩老师认为,西方学者其实并不想为“文明标准”下具体的定义,而中国要尝试扭转目前的局势,只有多进行普惠于整个人类社会的活动,积极提供全球公共产品,才能使这种“文明冲突论”或“文明等级”的观念有所松动。
本次沙龙最后,参与的师生也向韩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韩老师逐一进行了解答,并鼓励我们从“文明标准”这一角度进行国际法的研究。
徐忆阳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