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社会实践:弘扬法治精神,传递法治能量
发布者:宋芷薇  发布日期:2020-08-23 点击次数:572


无法则国乱,普法则民安。”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学生会暑期社会实践队伍秉承“关注基层法治,助力乡村振兴”的精神,对接西部省份,将法治宣传带进四川省广元市和南充市的五所学校,并进行了三次精彩的主题普法宣讲。此次活动以“消费者权益保护”为专题,宣传了丰富的法律知识与维权案例,弘扬法治精神,传递法治正能量。

消费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消费者权益也需要法律的保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利于提高企业和全社会的经济效益,进而助力乡村振兴,提高基层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与此同时,消费者自身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权利意识以及消费者群体保护意识也至关重要。

此次活动以“消费者权益保护”为主题,面向中小学消费者,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常生活消费维权和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维权三个方面进行了普法宣讲。实践活动在普及法律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同学们的维权意识,弘扬了法治精神。

第一部分以轻松有趣的短视频开始,迅速吸引学生进入“消费者权益保护”这一主题。随后介绍的汉堡王事件、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日常生活中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实案例有效促进青少年对自身合法权益的正确认识和维权意识。

第二部分的日常生活消费维权主要包括虚假宣传和假冒伪劣两个方面。首先,虚假宣传部分的宣讲由虚假广告的定义入手,并通过两则生动的真实案例宣传了《广告法》相关法条。随后,宣讲通过几个生活中常见的举例介绍了虚假广告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益。最后,宣讲团为同学们展示了生活中维权现实可行的途径与技巧,为青少年消费者维权提供了理论支持。

第三部分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维权部分主要包括网购维权背景介绍、互动式案例、维权路经及技巧几个方面。宣讲团通过“小明的维权之路”的实践案例与在场同学进行互动,介绍了预防价格欺诈、合法主张损害赔偿等法律知识。最后的维权路经及技巧整理出一份举报投诉热线“干货清单”,鼓励青少年捍卫自己作为消费者所享有的权利。

本次普法活动进行了三次普法主题课堂宣讲,课堂氛围轻松活跃,听讲同学和宣讲团队都收获颇丰。从89日至819日的十天之内,三次线上宣讲普法课堂共有120余人参与,宣讲总时长超过180分钟,并收到了许多参与同学的反馈与观后感。

春为四时首,法居百业先。此次消费者维权普法系列活动在普及法律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广大同学的维权意识,弘扬了法治精神;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基层稳定有序的消费环境起到积极作用。浙大法学院学生会暑期普法团队会继续传递法律知识与法治精神,也希望广大青少年消费者在权益受侵害时能够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


文稿:刘千鹤

图片:刘千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