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丰富的理论内涵、深厚的历史底蕴、鲜明的中国气派”——张文显教授关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讲座引发强烈反响
发布者:胡琪宣  发布日期:2021-03-18 点击次数:506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学院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和学习活动。近日,张文显教授所作的关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精神和核心要义的讲座,在师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 本科生

【本一支部 林志伟】

讲座之初,张文显老师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法治历程,从县、市到省,稳扎稳打,步步推进。法治思想日益醇厚,法治理念也越发深入人心,在改革中不断探索,也在探索中不断前进。

张文显老师无愧于一代法学大师,深入浅出,论证清晰而严密,抽丝剥茧地为我们展开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神与要义。习近平法治思想,更是中国共产党在法治领域的重大创新与科学总结,能够引领中国法治建设在新时代实现更全面更卓越的发展,带领全国人民走向新的胜利!


【本二支部 余国蓉】

张文显教授在分享中一开始就点明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性和巨大的历史意义,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深厚的历史底蕴、鲜明的中国气派、饱满的时代精神,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法治领域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要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而在依法治国,依法执政方面,张文显教授也重点为我们讲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内涵和途径,而作为一名法科生,我们既属于普通的民,要尊法守法爱法,又属于法之传播者,要普法,护法。兼具两个身份的我们,必须深刻理解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下,努力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本二支部 闻时敏】

张文显老师在讲座的起始,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的个人履历的回溯,提出了习总书记经历了依法治县、依法治市、依法治省的完整的历史过程。这让我意识到,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时间过程,也是理论研究和探索的过程。

在浙江省,习近平总书记站位时代前沿看问题,立足改革全局谋发展,创造性地提出了全面依法治省,建设法治浙江。这些创新性的理论,标志着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在逻辑已经相当清晰、理论框架已经基本搭成。张文显老师提出,习近平同志关于法治浙江建设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形成的重要里程碑。这也让我坚信,从实践中形成、丰富和发展的习近平法治思想,定当保证全面依法治国行稳致远。


【本三支部 舒子芩】

张文显老师通过其清晰的思维框架、严密的论证逻辑,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讲授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精神和核心要义。而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话是“依法治国既是法治建设,又是法治改革。”建设的核心是“立”与“定”,强调的是从无到有;改革的核心是“破”与“变”,强调的是从旧到新。张文显老师的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依法治国的目的与本质。而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的习近平法治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法治领域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文化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和成就的科学总结,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可以引领法治中国建设在新时代实现更大的发展。

  

【本三支部 占开研】

当今世界治理秩序与规则话语博弈加剧,国际格局正在深刻调整演变,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诸国互联的当下,如何弥补法律域外适用的空白,迫切需要法律人给出建设性的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准确提出“涉外法治”概念,并提出“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两大发展观。管见以为,国际社会是国际法治实践和法治互动过程的空间,国际法治和国内法治在这一空间中相互交流、碰撞和砥砺。因此,我们对内应加强理论与实务的良性互动,而非各说各话;对外应加快创设性实践的步伐,我国“一国两制三法系四法域”,这是发展涉外法治得天独厚的优势。内外兼修,相得益彰。法治建设必将愈行愈稳,愈行愈远。

  

【本三支部 杨凯杰】

伟大的思想,诞生于伟大的时代。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现实国情,面向崭新时代,将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依法治国思想相结合,创造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的建设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必由之路,也是保障公民广泛权利,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期待的迫切需要。尽管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面临国内外的各种挑战,但法治的重要作用不会动摇,依法治国仍将是未来国家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任务。

新时代的法治,要求全面坚持依法治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坚持依法治国的“全面”,意味着国家治理的深刻革命,意味着从人治到法治的彻底转变,意味着国家治理各方面革除阻碍,坚决改革,意味着法治理念、法治制度深入基层,不仅有法可依更要执法必严。

良法善治应与时俱进,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依法治国,是新时代对法律工作者的新要求。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法学专业学生,我也会努力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树立依法治国的法治观念,争做依法治国的守护者。


 ● 硕士生


【科硕一支部 李硕】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而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习近平法治思想则是我们的根本遵循。我们作为法学生,基础的法学技能是我们的安身立业之本,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的是一批拥有娴熟的法律职业技能,高尚的法律职业道德和坚定的思想政治觉悟的法治人才。我们在校园学习的日子里,不但需要锤炼自己的专业技能,更需要提高自身的道德觉悟和思想政治素养,习近平法治思想可以在前进路上为我们提供最坚实的指引。

  

【非法本一支部 祝笑寒】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明确工作要求。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精神和核心要义主要体现在2020年1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这次讲话提出了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要做到11个坚持,这11个坚持就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作为法学研究生、博士生的我们,需要深入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推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作用。要在自己日常的学术研究和学习中,深入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以及体系化构建。

  

【非法本五支部 夏雨星】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法治思想的基本精神和核心要义——11个坚持。作为法学院的一名共产党员,我对其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深有感触。纵观法学理论的演进,是一个强调更加充分地保障人民的权利,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要的过程。  

伟大的理论源于实践。习近平总书记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实践了依法治县,依法治市,依法治国,领导我们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道路。身为当代法科学生,我们更应当把自己的法治理想化作实践,把自己的追求融入社会的需要中,做一名德才兼备的法律人。


 ● 博士

【博士二支部 朱敏艳】

认真学习了张文显老师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精神和核心要义的解读后,我获得了很多收获和启发,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精神核心要义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全面依法治国是我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其中坚持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是我们的重点任务,这要求我们广大研究者要重视对宪法尊严的内涵与形成、合宪性审查等问题的深入探讨。同时,我们也要进一步作体系化研究,共同深入探究习近平法治思想。


●   教师


【胡铭】

研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精神和核心要义,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就是掌握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规律、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人类社会法治文明发展规律,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郑春燕】

习近平同志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为我们指出了清晰的发展方向。而如何在数字化改革的今天,建构数字法治的理论体系与制度框架,是时代交给我们这一代法律人的历史使命。


【赵骏】

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张文显教授的授课深入浅出,让我们对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精神和核心要义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领悟。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既是建设法治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内涵之一。基于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基本论断,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加强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着更公正合理的方向进行变革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也会在工作中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