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3日晚,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秀梅教授应邀在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之江校区5号楼206室,为我院师生作了一场题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法律风险与合规”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我院博士生导师叶良芳教授主持。
王秀梅教授从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出发,结合丰富的国际访学和交流经历,针对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等问题展开讲述,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一带一路”企业走出去风险的多样性。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让“一带一路”成为廉洁之路。之后,他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规范企业投资运营行为,合法合规经营,要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的理念。“一带一路”建设,必然要求企业走出去。对此,王秀梅教授认为,当前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以下多种风险:政治风险、社会风险、工程技术风险、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等。
第二,美国FCPA的制裁与合规。王秀梅教授以美国FCPA对法国阿尔斯通公司、日本日挥株式会社的处罚为例,为同学位介绍了美国的“长臂管辖”制度,即无论发生地在何处,任何人只要满足“最小联系”(只要是和美国发生了任何联系,哪怕仅仅是使用了美国公司或机构的电话、邮件或是银行转账),美国都具有管辖权。
第三,世界银行的规则与处罚。王秀梅教授通过一系列数据介绍了企业违反世界银行规则的现状。她指出,企业被制裁后将无法参加世界银行集团的项目,如果制裁时间超过1年的,还会触发联动制裁机制。她以德国西门子公司为例,生动地描述了违规面临的严重后果。
第四,跨国商业贿赂的危害与挑战。从“管辖权冲突”、“吹哨人保护”、“数据分析与隐私权保护”、“外国贿赂是无被害人犯罪,难以收集证据”及“难以调查给予和收受贿赂行为”几个方面,王秀梅教授分享了当前国际社会跨国商业贿赂带来的危害及防范商业贿赂过程中遇到的多种挑战。
第五,企业走出去风险的应对。王秀梅教授结合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为中国企业更好走出去提供了相应建议和对策,如进行风险评估、强化预警机制、做好尽职调查以及完善报告制度等。
之后,叶良芳教授进行了简短的点评。他指出,王教授以刑事合规为切入点讨论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多样化法律风险,在此基础上又从多种视角分析了当前中国企业走出去仍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企业风险的相应对策。整个报告主题明确,信息量大,问诊精准,措施对应,听后深受启发,颇受教益。在最后的互动环节,在场的同学纷纷提问,就相关问题请教王教授,王教授均耐心详细地予以解答。
摄影、编辑:冯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