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子堂:完善法学院校管理指导体制,提升法治人才培养质量——在法治与改革高端论坛(2023)上的发言
发布者:孙佳辰  发布日期:2023-12-05 点击次数:10


2023年11月8日,法治与改革高端论坛(2023)在杭州召开。此次论坛由中国法学会指导,浙江大学主办,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共同承办。本次论坛主题为“新时代法学教育与法学理论研究”。西南政法大学教授、教育部法学类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付子堂在本次论坛上作了主旨发言。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教育部法学类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付子堂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

感谢赵骏院长的介绍!感谢浙大光华法学院的邀请,给我提供了这么一个好的学习机会。我发言的题目是《完善法学院校管理指导体制,提升法治人才培养质量》。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件,这就是张文显老师所说的“5号文件”——《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中央第一份专题研究全国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工作的重要文件,对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进行了全面部署,在新中国法学教育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意见》全文六个部分共十七点,其中第(八)点的标题是“完善法学院校管理指导体制”,强调:“完善法学教育管理体制,加强中央依法治国办对法学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加强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法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推进法学院校改革发展,发挥好重点政法院校在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中的骨干示范作用。”这个意见所提出的“完善法学院校管理指导体制”和“推进法学院校改革发展”的要求,内涵丰富,指导性强,为推进全国法学院校管理指导体制改革,提升法治人才培养质量指明了具体的路径。下面主要谈三个方面:

第一,关于如何完善法学教育管理体制。

体制问题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完善法学教育管理体制就是要统筹谋划、整体布局,该坚持的坚持,该改进的改进,该调整的调整,该创新的创新。

首先,加强党对法学教育工作的领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学教育发展迅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同时不容回避的是,法学教育规模空前扩张,各种类型的高等学校均设有法学专业,截止到目前全国有659所高校开设法学类专业,设置有785个相关的专业点,在校学生已近40万。为了确保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走对路、举对旗,毫无疑问必须进一步加强党对法学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在党的领导下改革法学教育管理体制。具体而言,就是要加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在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等角度对法学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现。

其次,加强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对高等法学教育工作的指导。建议整合全国法学院校的力量和资源,建立校际联席会议机制,为中央研究、部署、落实、评估全面依法治国中的重大事项、重大问题提供及时高效的组织抓手和理论支持;打破法律职业和法律教学之间的体制壁垒,将政法实务部门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引进法学院校,全面提高法治人才培养质量。

再次,鼓励法学院校结合各自的特色和专业特色。形成差异化的发展格局,健全法学专业预警机制和退出机制,合理控制全国法学本科教育规模,实现法学教育的提质增效,严格执行教育部教指委发布的法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法学一流专业、一流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科学评定各培养单位的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全国法学教育的集约化发展。

第二,关于如何推进法学院校的改革发展。

首先,在法学教育中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必须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工作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到法治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方面,形成更加完备的法学学科体系、教材体系、课程体系,切实提升法治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度融入法学理论教学、法学专业知识教学和法学社会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使之成为学生观察、思考、处理法治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及时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更新教学内容,完善知识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刚才两位同学给我们介绍的浙大光华法学院的做法,实际上就是非常好的经验。

其次,健全法学学科体系。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为此,我们应当适应新时代新征程全面依法治国的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推进基础学科和传统学科转型升级,从实际出发,从问题入手,推进新型学科的创新发展,加快发展法学交叉学科。特别是,要对标“新文科”建设要求,更新生源构成、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师资队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新法科”建设,用前沿学科知识来优化和巩固法学学科的核心优势。同时,也要避免由于交叉融合而失去法学学科自身特性,避免简单地将法学和其他学科的课程进行“拼盘”,而要努力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真正的深度融合。

再次,提升法学教育指导质效。按照《意见》的要求,通过深化教育部高等学校法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等机构的机制改革,进一步增进法学教育教学的指导实效,切实推进法学教育评价改革等等。尤其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研究、咨询、指导、评估、服务职能,严格遵循《法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导全国高校开展法学专业建设,积极探索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的新路径,积极参与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法学教育分类指导和分类评估、法学教育规范性文件制定等重要工作,确保法学教育质量。

第三,关于加强对法学院校的支持力度。

首先,完善法学院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应当鼓励和支持法学院校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教育教学活动,适应法学教育体系和法学理论研究的发展需求,建设种类齐全、结构合理、梯队衔接的法学师资队伍;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学术生态;引导法学科研工作者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尊重学术规范。在这里,我呼吁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积极扶持中西部地区法学院校的发展,推动法学教育资源配置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做好全国法学教育东西对口支援工作,带动中西部法学师资力量和法学教育质量的提升,满足中西部地区法治事业发展的需求。

其次,加强实践基地和平台建设,打通法学理论教学、法学专业知识教学和法学社会实践教学三大环节。搭建法学教育校内外融合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拓宽法学院校与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公证机构等社会实践单位的合作渠道,为师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锻炼机会和条件,增强师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保障,为法学院校的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广的就业选择和发展空间,做好法律职业和法学教育之间的有机衔接。

再次,加强课程设置和教材体系建设。法学课程应当紧跟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及时反映党和国家在全面依法治国方面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点和优势;同时,应当有组织地编写总结中国法治经验、体现中国法治智慧的法学专业系列教材,适时将具有历史性、继承性和时代性的法学知识体系纳入法学教材体系当中,丰富法学教材体系,形成包括法学主干课、法学专题研讨课、法学案例课、模拟法庭、法律诊所、专业实训课等所需的教材体系。

最后,加强涉外法学教育力度。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要求加快推进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加强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积极发展涉外法律服务,强化企业合规意识,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善于维护国家利益,勇于推动全球治理规则变革的高层次涉外法治人才。当然,在这个方面各个学校都有不同的特色,有不同的做法。西南政法大学主要是加强中国-东盟领域法治人才的培养,已经与东盟10个国家的法学院校建立了密切联系。

总而言之,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承担着为法治中国建设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和提供科学理论支撑的光荣使命,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办、国办《意见》紧密结合我国当前和今后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实际需要,进一步明确了改革方向。这对于加强法学教育、深化法学研究,提升法治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切实地贯彻落实《意见》要求,更好地推进法学教育改革创新,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需要,培养德法兼修、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人才。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