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法律科技融智慧,前沿探索绘宏图——光华法学院举行数字法治2024年暑期提升营活动
发布者:孙佳辰  发布日期:2024-07-26 点击次数:42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法律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为积极适应这一趋势,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学生成长中心于2024723举办了一场以“法律大模型建构”为主题的数字法治暑期提升营活动。本次提升营有幸邀请了光华法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吴老师作为主讲嘉宾22级、23级数字法专业的本科生及数字法治方向的研究生同学讲解法律大模型在实践中的应用学院副院长赵骏教授、法学2305(数字法治班)班主任吴佩乘老师、学院教育教学中心主任陈思老师一同出席了活动。

活动伊始,吴佩乘老师简短致辞,热烈欢迎师生参与数字法治暑期营,并介绍了吴亦全老师于数字法治等学术领域的杰出成就。他强调,吴亦全老师将带来法律大模型构建的讲座对数字法治专业学生的技术与法律融合学习至关重要并表达了对接下来精彩讲座的期待。

吴亦老师首先从法律大模型兴起的宏观背景出发,阐述了其在多元应用场景中的巨大潜力法律大模型的出现既能在法院和律所等传统法律场景提升工作效率也能在法律课堂助教、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询等多个领域发挥作用,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吴老师特别提到,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标志着AI在法律领域的应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然而,吴老师也坦诚地指出了法律大模型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包括法律知识准确性、知识更新速度以及业务场景对齐等问题。他强调,法律场景要求模型能够严格遵循法律法规,而非进行创新性发散;同时,法律法规的频繁变动要求模型能够实时捕获最新信息;此外,业务对齐问题则要求模型能够准确理解并应对特定法律任务。

针对上述问题,吴老师重点介绍了其团队研发的“智海-问”法律垂直领域开放模型。该模型通过预训练、指令微调和知识增强三大技术步骤,成功构建了一个具备丰富中文司法知识、能够高效运用知识并持续更新的法律大模型。截至目前,“智海-问”已累计服务12万余人次,并因其创新性和实用性入选了中国计算机学会的技术工业案例集年度优秀案例。吴老师指出,该模型已开放下载和访问端口,为非技术人员提供了便捷的使用途径。

在讲座中,吴老师向同学们剖析了“智海-问”这一法律垂直领域开放模型的基座构建、数据筛选与构造的精细过程,以及模型测评的先进手段,让同学们对这一前沿技术有了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在自由提问环节同学就法律人工智能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提问贾皓然、周思璇、黄友晟、沈欣怡四位同学分别就数字法治教育的跨学科挑战、法律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竞争力提升、“-录问”大模型的未来展望以及模型训练中的数据安全与知识产权问题,向吴老师提出了深刻且具前瞻性的问题。吴老师耐心倾听,逐一解答,不仅针对具体问题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还就计算机类课程的学习方法、大模型的改进方向等话题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为大家指明了学习和研究的道路。

讲座过程中,吴老师展现了深厚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以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解答了具体的技术难题,激发了同学们对法律科技的浓厚兴趣与对未来发展的无限憧憬。他鼓励大家要勇于探索未知,敢于挑战传统,用科技的力量推动法律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随着热烈讨论的结束,本次数字法治暑期提升营圆满落幕。它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和灵感的火花。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让法律与科技的火花在光华法学院这片沃土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