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提升综合素养,增进对普通法系理论与实践的了解,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于2024年7月14日至7月27日在英国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组织开展2024年牛津暑校项目。此次活动纳入光华法学院“校园法治大使海外行”活动。光华法学院16位本硕博同学参加,外事秘书洪佳颖老师带队。
PART 1 英伦学府缘:拓宽国际视野,共谋教育新篇
7月14日,同学们首先参加了在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组织的欢迎仪式,听取了牛津大学的简要介绍,包括历史沿革、办学条件、文化传统等。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Dave Simpson项目主任出席欢迎仪式,并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牛津大学是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记载最早的授课时间可追溯到1096年。牛津大学下设39所学院,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独立的管理机构和财政支持,拥有高度自治权,且每个学院都有其独特的传统和文化,这种传统学院制是牛津大学的核心特色之一。牛津大学的学院既是学术中心,也是学生社交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学院定期举办各种社交活动、体育比赛和文化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友谊。
抵达当天傍晚,同学们盛装出席欢迎酒会,通过轻松的交流方式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们畅谈学术与生活,分享各自的见闻和体验,整个酒会气氛融洽,笑声不断。此类社交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还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社交平台,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7月18日,牛津大学奥利尔学院组织了一场教师交流会,奥利尔学院Gonzalo Rodriguez-Pereyra教授、Christopher Bowdler副教授、Nicholas Gaskill副教授出席活动,与会教师们分享了合作过往以及项目体验等。洪佳颖老师代表学院向合作单位赠送纪念品。
7月21日,我院师生参访奥利尔学院,奥利尔学院的在读学生带领师生们参观校园,介绍学院发展历史以及个人学习体验。该院历史可追溯至1320年代,是牛津最古老的皇家机构,为了显示其皇家地位,又称国王书院。英格兰内战期间,奥利尔书院是牛津议会驻地。我院学生向奥利尔和萨默维尔学院学生介绍浙大法学院概况,交流时事热点,传播中国法治声音。
7月25日,我院师生参加了项目毕业酒会,这标志着我院学子们圆满结业,迈向学业新篇章。活动现场庄重而热烈,师生均着正装出席,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牛津大学林肯学院Stefan Enchelmaier教授亲自为每位毕业生颁发项目结业证书,对同学们寄予厚望,鼓励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追求卓越,贡献社会。
正式晚宴环节,师生们围绕牛津生活、学术观点、职业规划及人生经验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分享彼此的成长故事与心得体会。老师们表达着对学生们未来的期待与祝福,鼓励他们在新的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学生们则表达着对老师辛勤教导的感激之情,回顾在牛津的美好时光。
PART 2 智慧英伦跨界谈:启迪思维碰撞,共探学术前沿
1.合同法课程
暑校第一周,牛津大学林肯学院Stefan Enchelmaier教授为同学们详细讲授了英国合同法的核心内容,主要涉及英国合同法的组织架构与历史演变、合同的成立与义务的产生、合同的违反、合同相对性等内容。
(1)合同法的组织架构与历史演变
7月15日,Stefan教授主要介绍了英国合同法的历史演变,强调了自1066年以来未中断的法律传统及其全球影响。教授引用曼斯菲尔德勋爵在1774年瓦列霍诉惠勒案中的名言,强调了商业法中确定性的重要性。围绕1818年的亚当斯诉林赛尔案展开,阐述了“邮寄规则”这一英国合同法中的基础概念和特有规定,即一旦受要约人通过邮寄方式接受要约,即使该表示接受要约的信件在到达要约人之前在途中丢失,也会产生合同。就此,教授还提供了比较法的见解,对比了英国法律与法国和德国法律体系在合同形成、接受和要约约束力方面的差异。
(2)合同的成立与义务的产生
7月16日,课程主要围绕合同的成立与义务的产生展开。Stefan教授首先讨论了合同成立的基本要素,包括确定性、法律关系的意图、明示和暗示的条款、对价以及讨价还价的过程。Stefan教授通过对“对价”在合同法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阐述了审议规则、经济价值的重要性以及特殊情况下的考虑有效性。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强调了对价在合同成立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以及评估对价有效性时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教授深入探讨了合同法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对价和允诺禁止反言原则,强调了对价在合同变更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允诺禁止反言在限制和平衡合同执行中的作用。通过明确对价的作用和允诺禁止反言的适用范围,为理解和应用合同法提供了清晰的指导。
(3)合同的违反
7月17日,Stefan教授主要讲解了英国法中有关合同违反的内容,并对英国法与德国法中这部分内容进行简要比较分析。Stefan教授认为英国法体现的是合同的自然本质,而德国法则体现义务的自然本质。在英国法上,合同的终止取决于无过错方的选择,合同终止时,合同中尚未产生的义务也随之终止,但合同终止前产生的义务仍然存在,这些义务仍然必须履行。英国法中,合同被违反后,无过错方亦有获得赔偿金的权利,赔偿金可按比例根据可获利益或可避免损失来计算,具体差额的计算可介于合同实际履行与应有履行所获利益之间。除赔偿金外,无过错方也可主张信赖利益的赔偿,即因期待合同可以正常履行所支出的徒劳费用以及其他损失,特别是当期待利益难以计算时。但信赖利益的赔偿不能超过赔偿金数额。虽然英国合同法与大陆法系国家合同法规则不尽相同,但正如Stefan教授所言,英德法国家的合同法只是解决问题的起点不同,但最终能够实现交汇。
(4)合同的相对性
7月18日,Stefan教授围绕合同相对性展开课程,讨论了合同义务的产生和违约问题,包括以损害赔偿为原则的违约补救措施等,解释了禁止反言原则在合同撤销问题中的应用,阐述了衡平法对当事人的保护。在此基础上,教授进一步探讨了货物运输中的责任问题,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强调了尽管装卸工不是托运人和承运人之间合同的一方,但也可能对损害承担责任。这为理解合同法中的相对性概念提供了清晰的框架和实际应用的指导。教授还分析了合同法中第三方履行的问题,强调了合同中明确措辞对于确定第三方可执行性的重要性。课程通过合同相对性规则的探讨,明确了合同法中相对性的定义、必要条件及法律原则,通过具体案例解释了在不同情景下的义务承担和风险负担在相对性规则中的应用和限制。课程最后,Stefan教授简单回顾了这门课的三个核心问题:义务如何产生、义务如何存续、义务如何被强制履行。
2.国际争端课程
本次牛津暑校项目的第二周,由犯罪学中心研究员Rudina Jasini为同学们带来国际争端课程的讲授。Jasini曾担任海牙联合国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的律师。她还曾与法律团队合作,为柬埔寨红色高棉政权的受害者提供代理和援助。
课程的主题聚焦于国际争端的解决方式,不仅涵盖了国际与国内争端的定义及区别,还深入探讨了各类和平解决争端的方式。首先,Jasini研究员引入了“国际争端”的概念以及和平解决争端的两大方式:外交政治谈判和法律仲裁审判。其次介绍了国际争端解决的两大机构——国际法院和国际刑事法院,同时为同学们讲解了尼加拉瓜科孚海峡案、1994年卢旺达种族灭绝等案件。课程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同学们全面了解了国际争端解决的多种途径,学习了各类争端解决手段的理论知识,并且该课程通过案例分析介绍了国际司法体系在打击严重国际犯罪、维护国际正义中的作用和挑战。
3.图书馆
同学们随团参观伯德利图书馆和韦斯顿图书馆等,同学们纷纷被这些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图书馆深深吸引。伯德利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公共图书馆之一,馆藏丰富,涵盖了各个学科的珍贵文献和手稿。而韦斯顿图书馆则以其先进的设施和舒适的学习环境著称,为在校生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学术研究场所。不少同学办理图书卡,徜徉在古老的图书馆中,体验沉浸式阅读之旅。
4.英国皇家法院
7月19日,同学们来到伦敦参访了英国皇家法院。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法院的历史发展、功能架构、建筑特色以及其在英国司法体系的运作情况和重要地位。英国皇家法院建于19世纪,是英国最重要的司法机构之一,负责处理各类重大民事和刑事案件。工作人员深入讲解了英国的司法体系,介绍了英国法院的不同类型,包括初审法院、高等法院和上诉法院等,并解释了各类法院的职能和案件处理流程。她带领同学们参观了法庭,介绍了庭审的基本流程和各方参与者的角色,讲解了陪审团制度在英国司法体系中的重要性。同学们对英国独特的普通法体系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工作人员也详细解答了他们关于判例法的相关问题。通过实地观察和生动讲解,同学们对英国司法的实际操作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5.牛津学生联盟
7月21日,我院师生参访了牛津学生联盟。牛津学生联盟成立于1823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学术辩论和演讲组织之一。这里曾经接待过许多世界知名的政治家、学者和名人,他们在此发表演讲和参加辩论。联盟的建筑充满历史感,内部装饰典雅,是牛津大学文化和学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邀请各行各业的演讲嘉宾来牛津大学分享演讲,并组织一周一次学生和各界代表针对不同话题的正式辩论。联盟的运作由学生管理,设有一系列的职务和委员会负责组织活动、管理财务和维护设施。每年,联盟会举行选举,选出新一届的主席和管理团队,这些职位通常竞争激烈。其中辩论厅是牛津学生联盟的核心设施,拥有浓厚的历史氛围和典雅的装饰。这里是联盟举行辩论和演讲的主要场所,辩论活动涵盖政治、社会、文化、科学等多个领域,议题广泛且富有争议性。辩论的参与者不仅包括学生,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和名人,例如丘吉尔、克林顿、曼德拉、霍金等。
6.剑桥大学
7月 23 日上午,我院师生从牛津前往剑桥进行访问。剑桥大学座落于英国剑桥郡,它是英语世界中历史第二悠久的大学,也是世界现存第四古老的大学。剑桥大学的起源为一群牛津大学的学者,因与牛津市民发生冲突而移居至剑桥。剑桥与牛津这两所在中世纪建立的英国大学,在校务运作、学术声望、社会地位等多方面都非常相似,经常合称为“牛剑”。师生们抵达后先进行了剑桥导览,游览了剑桥的标志性建筑,了解其深厚的历史背景。随后部分同学体验了极具剑桥特色的河上游船,在静谧的河水上感受康桥的优美环境。
下午,师生们一同参访了剑桥大学最负盛名的国王学院,它始建于1441年,由英格兰国王亨利六世建立。他的原始设计是节俭的,但由于从1445年起学院的建造目的转变为彰显王室的地位,因此学院的建筑规模变得非常宏伟。其他建筑也充满了历史气息,包括学院的图书馆、学生宿舍和学术楼等。整个校园建筑风格统一,既体现了哥特式建筑的宏伟,又融入了许多现代元素。师生们在学院内漫步交流,合影留念。
PART 3文化英伦沉浸游:穿越历史长廊,品味艺术精髓
1.牛津寻宝活动
在牛津同学们展开了一场文化与学术的探索之旅。在紧张的学习之外,同学们深度体验了牛津郡独特的英国风情。牛津郡位于英格兰东南部,是一个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的地区。牛津市在中世纪时期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和贸易中心。市内许多建筑、街道和大学学院都保留了中世纪的风貌,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历史魅力。为加快同学们熟悉牛津地理环境,开展了牛津寻宝活动,同学们被分成四个小组,分别负责寻找任务清单中与牛津密切相关的地点和物品。每组同学都积极参与,通过任务卡片的提示,探访了牛津大学的各个角落,包括牛津大学著名学院、图书馆以及一些隐秘的小巷、商铺,以及当地的标志性街头艺术品:公牛等。
2.圣玛丽大教堂
圣玛丽大教堂不仅是牛津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牛津宗教和学术生活的中心。同学们通过此了解了教堂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以及其在牛津大学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圣玛丽大教堂以其哥特式建筑风格而闻名。教堂的建筑特点包括高耸的尖顶、精美的彩色玻璃窗和复杂的石雕装饰,教堂内壮丽的彩绘玻璃和精美的雕刻艺术让大家赞叹不已。同学们通过此了解了教堂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以及其在牛津大学历史中的重要地位。教堂的塔楼是牛津市的制高点之一,同学们登上塔顶一览整个牛津市和周围的美丽风景。
3.科学史博物馆
科学史博物馆收藏了大量与科学史相关的珍贵展品,其中最著名的是爱因斯坦黑板。这块黑板上记录了爱因斯坦在牛津大学的一次讲座中亲手写下的公式,成为科学史上的重要遗迹。同学们通过参观,了解了科学发展的历程和科学家们的杰出贡献,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
4.牛津大学学院探访
如前所述,牛津大学的每个学院都有其独特的传统和文化。除了奥利尔学院和萨默维尔学院,同学们还探访了牛津大学基督堂学院、三一学院、莫德琳学院等。其中基督堂学院因成为电影《哈利·波特》的取景地而被游客所青睐,成为牛津大学一处著名的向游客开放的景点,同学们亦是兴趣满满想要一探究竟。大礼堂(Great Hall)以其宏伟的内部装饰和历史氛围闻名,这里也是电影《哈利·波特》中霍格沃茨食堂的拍摄地之一。食堂内的长桌、壁画和装饰让人仿佛置身于中世纪的盛宴现场。
5.伦敦CITY TOUR
7月19日,团组同学乘坐大巴前往伦敦,游览了伦敦西敏核心区多个著名景点。圣詹姆斯公园历史悠久、风景如画。同学们漫步在公园的林荫道上,欣赏着公园内的湖泊、花坛和各种野生动物,感受到了伦敦独特的自然之美。在导游讲解下,同学们了解了大本钟、议会大厦、白金汉宫等建筑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以及一些有趣的逸闻趣事。此外,部分同学自行前往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等,同学们被这些宏伟的建筑、震撼的作品及背后的故事所触动,加深了大家对英国人文历史乃至世界历史,提升国际视野陶冶艺术情操。
6.周末自由探索
在周末,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路线自行安排,大部分同学挑选了七姐妹白崖和巴斯作为目的地。二者是截然不同的风光景色:白崖是风景壮观、独一无二的海边断崖自然风光,巴斯则是充满历史气息,以温泉著称的美丽城镇。
白崖是英国南部海岸的热门景观,素有“南大门”之称。七姐妹白崖位于英格兰东南部的萨塞克斯郡,是英国最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它由七座白色的海岸悬崖组成,悬崖高耸入云,俯瞰英吉利海峡,是户外爱好者和自然爱好者的天堂。
巴斯是英国英格兰西南区域萨默塞特郡的一座城市,最早建于公元43年,当时作为罗马帝国不列颠行省的一部分,是罗马人的温泉圣地,意为“苏利丝之水”,也是英国唯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
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参加该暑校项目,不仅开阔了国际视野,深化了对不同法系的理解,也为未来法律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光华法学院也将会继续开展多元化国际交流项目,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培养机制,积极致力培养德法兼修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